20180111 Day72 二十四小時的地鐵

 
去過巴黎,去過上海,去過東京,總覺得也應該到紐約看一看。所以排行程的時候,特意找了在紐約轉機的機票,從玻利維亞先飛紐約,再去歐洲。
 
晚上九點四十五分,當飛機降落在紐約甘迺迪機場的時候,機上響起熱烈的掌聲。由於太過滑稽,我忍不住笑了......不懂大家為什麼要拍手?外面氣流穩定,也沒有下雪,例行公事地平安降落,有什麼好拍的?大家剛才拍得好像剛經歷一場驚心動魄的降落,劫後餘生一樣。
 
我想起了《海上鋼琴師》中,原本所有的人都在聽著鋼琴演奏,但當有人看見自由女神,大喊了一聲「America.」,全船的人就瘋了,全部跑到甲板上去看自由女神。或許,大家之所以鼓掌,並不是因為這平凡安穩的降落,而是為了能來到紐約吧。
 
拿著ESTA再次通關,這次不是轉機,是真的要入境美國了。原本擔心行李會被查驗,甚至被追問「為什麼帶這麼多藥品」,我也預先想好了應對的說詞,但海關只問了我在美國住什麼地方、待幾天?就讓我入境了。
 
第一次搭紐約地鐵,被地鐵站裡髒亂昏暗的景象嚇了一跳,雖然先前就有聽聞紐約地鐵的古老和不衛生,但親眼目睹還是令我吃驚,這就是世界第一流的大城市嗎?車廂地板油膩膩的汙垢,不知道多久沒有清洗過。而因為積雪未化的關係,來往的人把雪踩帶進來,地鐵站裡到處是泥水。我曾經覺得上海地鐵不乾淨,但看過紐約地鐵之後,必須說上海還是不錯的。
 
出了地鐵站,拖著行李,走到唐人街的飯店安頓下來,已經凌晨一點了......整整折騰二十五個小時才從玻利維亞到達紐約。連上網路,發了訊息跟在紐約讀書的朋友報平安,說我已經到飯店了。
 
隔天,因為肚子不是很穩定,沒給自己排什麼行程。只過了馬路去對面的唐人街剪頭髮,把積了兩個月的頭髮給修理一下。原本朋友建議我乾脆留長都不要剪算了,看一年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。但我實在受不了頭髮長過耳朵,非剪不可,十美元就乾淨俐落了。
 
理髮師是馬來西亞人,在紐約已經十幾年了。知道我從臺灣來,她說臺灣離紐約很近,坐飛機十幾個小時就到了。我問她,十幾個小時還算近嗎?理髮師跟我說,她回家都得轉機,光飛機就二十幾個小時,加上轉機跟巴士回家的時間,算起來要四十個小時。
 
「你現在來比較不冷了,前幾天紐約暴風雪冷到零下一、二十度。紐約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冷,上次大概是十年前了。」
 
聽著許久沒有聽到的中文,看著熟悉的漢字,走在唐人街裡,讓我覺得很錯亂。這裡既不是東方,又像東方。
 
剪完頭髮,回旅館洗澡,看到朋友傳來訊息說,要過來帶我去買點補充體力的東西。我問他怎麼約?他說來飯店找我,從學校過來要三十分鐘。我覺得給他添麻煩,我自己去找就好了。但他說,在紐約三十分鐘的交通時間算近的了,一個小時是合理距離。
 
碰面之後,他跟我說最近的藥妝店要走十五分鐘。藥妝店跟一個大賣場一樣,裡面應有盡有。我買了優格、電解質礦泉水,還有幾罐瓶裝的高蛋白--這本來是美國人拿來健身練肌肉的,但這種流質的食物,也很合適拉肚子拉到虛脫的我。
 
採買完了,又走了十五分鐘回去。朋友把我送到飯店門口,就要回家了,他家在離唐人街不到一小時的地方。我本想留他吃頓便飯,他說不了,晚上跟別人有約,明天中午再帶我去唐人街附近吃火鍋。
 
火鍋?好久沒有聽過了。
 
紐約真大,什麼都有。可是生活也不容易,光買個東西都要走這麼遠。可能是我在臺北習慣了,下樓就有二十四小時的便利商店,比起二十四小時的地鐵,我寧願有二十四小時的便利商店。
 
 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