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1103 Day3 領不到錢的阿根廷
出機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領錢。
可是機場的HSBC提款機,我明明選了英文介面,卻在輸入金額之後,跳出一行西班牙文。我趕緊用手機軟體翻譯,可是不等我翻譯完,機器就開始發出警示音。我怕機器把這張跨國提款的卡片收回去,趕緊查最後的按鈕是什麼意思:綠色的是「確認」,紅色的是「修改」。
這好像在拆炸彈一樣,我完全不知道要修改什麼,就得在機器逼逼叫的聲音中,按下紅色的「修改」。因為「修改」還算留有餘地,是比較保險的選擇,這是之前旅行的朋友教我的方法,如果你遇到看不懂或者聽不懂的問題,就說No,或者選偏向拒絕的選項。
但是選了紅色的「修改」,就又回到上一頁要我輸入金額的介面。
是不是金額太大了,所以領不出來?重輸了一次比較少的金額,又跳到剛才那行不知道什麼鬼的西班牙文,然後又是綠色的「確認」跟紅色的「修改」。代表此路不通,沒得選了,只好選綠色的「確認」,雖然我也不知道「確認」了什麼。
結果跳入下一個畫面,又是西班牙文,然後又是綠色的「Si」跟紅色的「No」......我不是選了英文介面嗎?為什麼一直要我看西班牙文呢?好像最後選了紅色,我不太確定,事情發生得太突然,我被嚇到忘記自己選什麼了。
還好卡片有退出來,感謝老天。
我最怕的不是領不到錢,而是卡片被機器吃掉。一來提款機沒有人,二來我不會西班牙文,不知道怎麼把卡拿出來,之後的旅程就沒辦法用這張卡片跨國提款。
那行西班牙文,我用手機照下來。用App軟體翻譯之後,意思是:「它不可能提供所需的金額,輸入一個較低的金額。」所以是可以提的,只是我輸入金額太大。可是阿根廷規定跨國提款金額到底是多少?又沒寫我怎麼知道?阿根廷消費又比臺灣貴,我只想領10000 ARS,相當於17000 NTD左右,這樣不算過分吧?一萬塊的阿根廷披索算個毛啊?
因為手上沒當地貨幣,只好硬著頭皮再試一次,最後領了2100 ARS出來,差不多3500 NTD。先將就著用吧,離開機場之後,到了市區再去想辦法,搭了那麼久的飛機,我太累了。
等我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安頓下來,行有餘力來查這件事的時候,才發現論壇上哀鴻遍野,在阿根廷領不到錢的人,都在背包客棧討論、求救跟抱怨。
2011年的討論串中,有人說每日限額1000 ARS,有人說要找Citi Bank才能換到2500 ARS,還有人說每家銀行規定不一樣,300、500、700每家限額不等,不過手續費還是照收,差不多領2000 NTD就跟你收200 NTD的手續費。
九年前我來阿根廷的時候,阿根廷披索兌臺幣是1:10,現在已經跌到1:1.7了,阿根廷披索狂貶、通貨膨脹、物價飛升,讓這個國家面臨了許多困難。
聽阿根廷的朋友說,有許多住在智利邊境的人,會去智利買家電跟手機,因為比阿根廷便宜。他們國家的東西越來愈貴,比智利還貴,然而原本的財產卻因為貨幣貶值越來越稀薄。在通膨的時代裡,所有的財富流逝得這麼快,沒有餘錢去換美金保值的人,都將是越來越窮的人。
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繁華熱鬧的大街上,常可以見到遊民隨地倒臥,其中不乏好手好腳的人,也有年輕人在做回收、收垃圾的工作。有年輕人舉著牌子在路旁的階梯上坐著,看起來也是體格壯實的人,感覺他過去也有過良好的生活,但不知道為什麼要坐在路邊?牌子上又寫了什麼?
因為語言不通,我問了銀行的人也沒有辦法知道,究竟跨國提款一天能提領多少?又過一天,我試了另外一家銀行的提款機,最後試出每天能跨國提款的金額是2300 ARS,約相當於4000 NTD。
我本以為領了4400 ARS很夠用了,因為我機票早已經買好,住宿是刷卡付美元節稅。結果到了烏蘇懷亞之後,又領了兩次2300 ARS的錢,因為烏蘇懷亞的消費很高,即便我一天只吃一餐,靠住宿的早餐一併解決午餐,但每天花錢還是用噴的,搭小巴進國家公園來回要500 ARS車資,門票要350 ARS,很快就用掉了。
領不出錢的阿根廷,花錢還跟燒錢一樣,就算有錢,也都在變薄。再次見到阿根廷,這個國家還是讓我困惑,如此美麗,如此蒼涼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