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0213 Day105 斯洛維尼亞

巴士從威尼斯出發,帶我到義大利邊境的城市Trieste,然後在Koper換車,前往Ljubljana--斯洛維尼亞的首都。這裡的人髮色淡、語言軟,雖然是義大利的鄰國,卻一眼就能看出,它們不是同一個國家。
 
第一次知道斯洛維尼亞,是在南非世青時遇見Martin。當時我汗顏自己的無知,跟他坦白,我不知道斯洛維尼亞在哪裡?Martin跟我說:「就在義大利旁邊。」並給我看他房間拍出去的照片。我訝異的是,從他房間看出去的景色,竟然是連綿的雪山和樹林,比我去過的瑞士還美!這應該是國家公園才有的景色吧!怎麼會是從一般人的家裡看出去的風景呢?我難以置信地問他:「這真的是你房間看出去的樣子嗎?」
 
自此,便埋下一顆心願的種子。終有一天,我也要到這個美麗的國家來看一看。
 
然而初到Ljubljana,這裡給我的感覺,並不像記憶中的Martin給我的印象那般友好。連在巴士站買個車票,多問了幾句,售票人員都顯出一臉不耐煩的樣子。而且臨櫃買票,還要多收1.5塊歐元的手續費,就算是一次買兩張不同目的地的票,兩張票都各收一次手續費。在歐洲有人服務,都需要加收手續費,這點我可以理解;但收了錢,態度還這麼差,我不明白。
 
嘗試過用一旁的自動售票機買票,可以免去手續費。可是我要去克羅埃西亞的首都Zagreb,它秀出了三個同名的車站,我是外地人,怎麼知道哪個車站才是我要去的呢?只好再次去櫃台買票,又得多付一次手續費。
 
雖然如此,Ljubljana的物價還是相對便宜,幾乎是威尼斯的一半,與臺灣相近。經歷了天價的紐約、昂貴的巴塞隆納和義大利之後,我終於來到一個可以安心休養的國家,不用那麼捨不得分秒流逝地衝刺行程。適逢大雪,我不耐寒,天空陰沉又拍不得好照片,便一昧躲懶,在旅館裡睡了十四個小時,不想出門去面對寒冷的冬天。
 
下午總算出了門,自己在Ljubljana的舊城區走走逛逛。在路上,幾個外國人拿著地圖問當地人:「Would you speak English?」但當地人根本不理會,彷彿沒聽見一樣,直接走掉了。我在超市買東西,看不懂斯洛維尼亞文,不會用這裡的自動結帳機器,有店員放下手邊工作直接過來幫我處理,但店員也不會說英文。看網路上的資料,有人認為斯洛維尼亞的英文非常普及,這說法可能個人經驗,或者是相對其他東歐國家吧?
 
晚上,在旅館樓下的自動販賣機買餅乾和水,一個不知道是醉酒、吸毒,還是精神異常的男子,詭異地靠近問我:「How are you?」然後把他手上的鋁罐,像投球一樣,很大力地砸在一旁的垃圾桶上,這個異常的舉動讓我感到害怕。因為我所在的位置,是一個凹處,而男子則在最外面靠近街道的地方,如果他真要對我不利的話,街上的人是看不到的。當時真覺得無路可逃,還好後來他買完一罐飲料,就離開了。
 
我曾經幻想,這個只有三十萬人的首都,應該是純樸而親善的。但這只是我的幻想,這裡雖然小,卻沒有我想像中的那樣溫暖。網路上的資料說,這個城市的吸毒者會在Metelkova附近流竄。也有移居義大利的臺灣人說,她在義大利旅行從沒遇到扒手,卻在斯洛維尼亞的Ljubljana被偷了手機。
 
斯洛維尼亞,這個不為我們熟知的名字,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?或許我不該帶著過高的期待,去幻想一個我並不了解的國度,會有我想像的那麼熱情。或許我在這裡住上一個月,我會更知道這裡的人在想什麼?可是我沒有時間了,我沒有辦法一直留在這裡。
 
斯洛維尼亞,只是我旅程的過渡。我真正的目標,是土耳其之後的伊朗和中亞。東歐於我,就是走馬看花也無妨--我已經迫不及待要進到土耳其了。
 
旅行至今,已過百日。在看似循環的生活中,心緒起伏不定。有時玩心還在,有時又覺得自己已經很累、很累了......我覺得最幸福的人應該像羊一樣,對於生活,沒有過分的要求。每天只要跟著主人去吃草,牠得到愛、得到安穩,只有死前的那一刻,才有短暫的害怕跟痛苦要去承擔。
 
可是我做不到,我太貪心了,還想多看看這個世界的風景。貪心的人,都只能追求次一級的幸福。
 
 
 

留言

熱門文章